水泥基灌浆料施工要求:
1.浆料应从一侧灌入,直至另一侧溢出为止,以利于设备机座与混凝土基础之间的空气,使灌浆充实,不得从四侧同时进行灌浆。
2.灌浆开始后,必须连续进行,不能间断,并应尽可能缩短灌浆时间。
3.在灌浆中不宜振捣,必要时可用竹板条等进行拉动导流。
4.每次灌浆层厚度不宜**过100mm。
5.较长设备或轨道基础的灌浆,应采用分段施工。每段长度以10m为宜。
6.灌浆中如发现表面有泌水现象,可布撒少量CGM干料,吸干水份。
7.对灌浆层厚度大于1000mm大体积的设备基础灌浆时,可在搅拌灌浆料时按总量比1:1加入0.5mm石子,但需经试验确定其可灌性是否能达到要求。
8.设备基础灌浆完毕后,要剔除的部分应在灌浆层终凝行处理。
9.在灌浆施工中直至脱模前,应避免灌浆层受到振动和碰撞,以免损坏未结硬的灌浆层。
10.模板与设备底座的水平距离应控制在100mm左右,以利于灌浆施工。
11.灌浆中如出现跑浆现象,应及时处理。
12.当设备基础灌浆量较大时,应采用机械搅拌,以保证灌浆施工。
4.将搅拌均匀的灌浆料从一个方向灌入灌浆部位。必要时可借助竹条或钢钎导流,可适当振捣或轻轻敲打模板。5.施工完毕后应立即喷洒养护剂或覆盖塑料薄膜并加盖草帘或棉被阴湿养护3-7天。6.使用温度为-10℃至40℃。严禁在灌浆料中掺入任何外加剂或外掺料。
⑷在灌浆中严禁振捣,必要时可采用灌浆助推器,助推器沿浆体流动方向的底疗推动灌浆材料,严禁从灌浆层的中、上部推动。
水泥基灌浆料产品特点
早强高强浇后1-3天强度高达30Mpa以上,缩短工期。
自流态现场只需加水搅拌,直接灌入设备基础,砂浆自流,施工免振,确保无振动、长距离的灌浆施工。
微膨胀浇注体长期使用无收缩,保证设备与基础紧密接触,基础与基础之间无收缩,并适当的膨胀压应力确保设备长期安全运行。
抗油渗在机油中浸泡30天后其强度提高10%以上,成型体、密实、抗渗、适应机座油污环保。
耐久性200万次疲劳试验,50次冻融环境试验强度无明显变化。
耐侯性好-40℃~600℃长期安全使用
低碱耐蚀严格控制原材料碱含量,适用于碱-集料反应有抑制要求的工程。
水泥基灌浆料产品特点:
1. 高强、早强:1—3天抗压强度可达30—50Mpa以上。
2. 自流性高:可填充全部空隙,满足设备二次灌浆的要求。
3. 微膨胀性:保证设备与基础之间紧密接触,二次灌浆后无收缩。
4. 耐久性强:经上百次疲劳实验,50次冻融循环实验强度无明显变化。在机油中浸泡30天后强度明显提高。
5. 可冬季施工:允许在-10C气温进行室外施工。
水泥基灌浆料使用方法
1.基础处理
清扫设备基础表面,不得有碎石、浮浆、灰尘、油污和脱模剂等杂物。灌浆前24h,设备基础表面应充分湿润。灌浆前1h,应吸干积水。
2.确定灌浆方式
根据设备机座的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灌浆方式,由于HGM具有很好的流动性能,一般情况下,用"自重法灌浆"即可,即将浆料直接自模板口灌入,完全依靠浆料自重自行流平并填充整个灌注空间;若灌注面积很大、结构特别复杂或空间很小而距离很远时,可采用"高位漏斗法灌浆"或"压力法灌浆"进行灌浆,以确保浆料能充分填充各个角落。
3.支模
根据确定的灌浆方式和灌浆施工图支设模板,模板定位标高应高出设备底座上表面至少50mm,模板必须支设严密、稳固,以防松动、漏浆。
4.灌浆料的搅拌
按产品合格证上推荐的水料比确定加水量,拌和用水应采用饮用水,水温以5~40℃为宜,可采用机械或人工搅拌。采用机械搅拌时,搅拌时间一般为1~2分钟。采用人工搅拌时,宜先加入2/3的用水量搅拌2分钟,其后加入剩余用水量继续搅拌至均匀,标准稠度加水量为12%-14%。
5.灌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