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混凝土基础处理:1.混凝土基础应干燥,并在灌浆前已达到设计强度。2.保持混凝土基础干燥。所有与灌浆粘结的表面,必须无油、油渍、水泥浮浆、养护剂、霜等妨碍粘结的杂质。3.采用敲凿、喷砂等机械方法,去除混凝土基础表层的浮浆或薄弱部分。
2)设备底板:1.设备底板与灌浆粘结的表面,必须彻底清洁。喷砂处理达到SSPC-SP6标准,可确保佳粘结效果。2.按照设计要求或设备厂家的要求,校准设备的定位。多数环氧灌浆料要求在设备底板下预留约至少50mm灌浆空间。边长大于1米的设备底板,每1米距离增加25.4mm灌浆空间。骨料是环氧灌浆料中*的成份。**过100mm的灌浆深度,由于内聚热过量和随后的冷却,易发生裂缝。深度灌浆应采用低热的环氧灌浆料或分层灌浆。植筋能吸热,有助于环氧灌浆的养护。这二种方法均可降低灌浆温度。**过100mm的灌浆,请咨询灌浆料厂家。3.灌浆后需拆除的垫片、垫块等,应涂抹油泥,以防粘结、便于拆除。灌浆后不拆除的垫片、垫块,其边角应处理成圆形,以防成为应力的集中点,导致裂缝,并且应离开设备底板边际至少50mm。
3)锚固螺栓:1.设备生产厂家和设计人员经常要求将锚固螺栓灌浆固定。螺栓必须彻底清洁,无油渍等妨碍粘结的杂质,并且干燥。螺栓孔洞要用真空吸尘器、或压缩空气、或吸水材料等处理干燥。如使用空气压缩机清除灌浆面的水和杂质,务必在喷气管内安装防油的过滤网。2.如果设备厂家或设计人员要求螺栓不能灌浆固定,可采用管套,内填胶泥、硅胶等柔性材料。或者,用密封胶带或泡沫材料包裹螺栓,同样可使螺栓不被灌浆固定。
4)表层干燥处理:灌浆前,所有灌浆粘结的表面必须保持干燥。
5)模板拆除:灌浆后需拆除的模板,其表层应涂腊或其它防粘结材料。
水泥基灌浆料产品用途:
1、设备基础二次灌浆及钢结构底板二次灌浆。
2、地脚螺栓锚固、结构件锚固二次灌浆。
3、桥梁、道路伸缩缝灌浆修补。
4、建筑加固、梁、柱截面加大等结构改造与加固施工。
5、电杆、防撞护栏、围墙、栏杆等设施的抢修与固定灌浆。
6、安装重冲击和振动的机械、往复式发动机、压缩机、泵、压力机等重、轻型机器底座基础底板。
7、铁路、桥梁等支座灌浆。
8、机场跑道、高速公路混凝土路面的抢修工程。
9、有早强、高强要求,有工期要求和需要抢工期的土木工程。
10、无枕木轨道、起重机轨道、轻轨等设施的锚固与基础填充。
11、混凝土杯口灌浆。
12、混凝土桩基加固补强。
水泥基灌浆料是一种自流型微膨胀干粉砂浆,具有早强、高强、自流动和微膨胀等特性,适用于设备基础的二次灌浆、混凝土结构的加固改造、钢筋和地脚螺栓的锚固等工程。
1.早强、高强:1-3天抗压强度可达30-50Mpa以上,灌浆后24小时即可紧固螺栓、开机试车。28天强度可达60Mpa以上。
2.具有高自流性:现场加水搅拌即可使用,不需振捣便可填充全部间隙。
3.微膨胀性:灌浆后无收缩,保证设备、螺栓与基础之间紧密接触。
4.冬季施工性:允许在-10℃气温下进行室外施工。
5.耐久性:本品属无机胶结材料,使用寿命大于基础混凝土使用寿命,经200万次疲劳试验,
6、抗油渗、耐高温冲击:在机油中浸泡30天后强度比浸油前提高10%以上,栽筋后允许对钢筋进行火焰切割和焊接作业。
水泥基灌浆料施工工艺:
一、材料制备:
1、推荐采用机械搅拌方式,搅拌时间一般为1~2分钟,严禁用手电钻式搅拌器。如采用人工搅拌时,应先加入2/3的用水量搅拌2~3分钟,其后加入剩余水量搅拌至均匀。
2、每次搅拌量应视使用量多少而定,以保证40分钟以内将料用完。
3、现场使用时,严禁在灌浆料中掺入任何外加剂、外掺料。
4、推荐用水量:13~15%。
5、参考用量计算:2300~2400 kg/m3。